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

找到好東西

   今天看到不錯的鞋子,不但防滑的鞋底很讓我滿意,容易穿脫的側邊拉鍊更是出乎意料的好用,再加上價格親民,立刻向家人推薦了一下。有時候,無意間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物品,就算只是便宜的小東西,心情比花大錢還要開心許多,深深感受自己的需求都被人照顧到了。

   請人訂做衣服可能也有類似的感覺吧,不但自己穿的合身,還可以照自己的要求調整,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自己的風格。雖然沒有訂做物品的經驗(只有請人客製貼紙過),這種想法應該不會偏離太多。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,也希望把自己的獨特性表現出來;相對的,線上遊戲的造型紙娃娃算是熱門項目,因為多數人都會按照自己的喜好裝備,也不太喜歡「撞裝」的狀況發生。可見大家的獨特性會自己從潛意識散發出來(笑),所以我也是個悶騷男子。

   在百貨公司買到超適合自己的東西,給人「這是為我而做」、「製作者真是我的知音」等令人雀躍不已的心情,對我而言,這種心情可以持續很久,真是不錯。

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

從今天開始學習投資

   要說到假期能做什麼,那就是要嘗試與平日不同的東西。平日沒有碰的書、調查、研究通通可以在長假拿來殺殺時間,然後平日又可以丟棄到灰塵裡,等待將來可能取出來用的一天。

   說到投資,可能許多人心中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想法。不過,好像也有人把投資和投機混為一談;雖然兩者都有風險和利潤,但是除此之外,兩方在進行的目地、心理、目標等等都很不一樣。

   很多人都希望能買低賣高,根據我從某G部落客那邊看到的,其實那是一種揣測未來的行為。很多電視上的老師都會用事後諸葛的角度,批判慘賠的人當時是如何誤判時機,居然買高賣低。如果電視上的投資老師都料事如神,賺滿荷包的人大概也不屑出來賺口水錢。因為股票漲幅總是上上下下,很多人無法判斷這個上升是一路直升,還是十分鐘後一路狂跌。只能在當下決定買賣,贏的人就可以嘲笑輸家當時思考不足或手腳太慢等等。我在亞洲版的「誰是接班人」看到有個挑戰是比一天的投資獲利量,可以看到兩組人馬做了各項分析、尋問各種專家,結果買的商品都走低;雖然比賽除了看獲利,還會根據參賽者的想法和計劃給分(如果結果是兩方都賠,還滿尷尬的,所以要看過程給分,以防萬一)。印象很深刻的一個地方是,有人買了黃金慘賠,結果專家就說他沒有馬上脫手,所以才蒙受損失(如果黃金在脫手後又漲回來,我想看看那個專家要怎麼說...大概又要說參賽者不相信資料分析)。

   希望我開始學習到的不是看數字漲幅,盲目灑錢的皮毛知識;如果花時間了解遊戲規則,或許勝利的機率也會提高,比起豪賭不知底細的股票還要安全許多。

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

勞碌命

   勞碌命是什麼?個人覺得是,把自己逼近工作滿檔的絕境,但是可以休息的時候不休息,面臨效率低下和成果不佳的負面狀態,也就是在下我現在的情況。

   由於很清楚自己的惰性,所以明明工作達到進度,越擔心自己又會偷懶,所以拼命趕工衝進度;等到下次做事的時候,又認為自己總能在最後關頭的完成工作,所以放心的偷懶,導致後面又要超時趕工,這種狀態變成無法脫離的迴圈,除非遇到慘痛的打擊,要不然可能改不掉。

   這是一種很奇妙的心態:一方面對自己充滿信心,認為自己一定能過關;一方面又寵溺自己,認為自己過於操勞需要補償;一方面又缺乏自信,深怕自己到最後會開天窗;一方面又痛斥自己,認為操勞是導致自己偷懶的報應。每當時鐘慢慢指向天亮之時,這四種心理已經在腦海裡游了無數次,四肢僵硬、充滿血絲的眼睛、精神疲憊不堪、身心俱疲的倒下,換來一份提早完工又品質不穩的報告/工作/作業/心得/論文/大綱/摘要。四到六小時後,手拿咖啡,故做優雅的身影又回到電腦前,全力彌補自己在恍神狀態中寫出的悲劇內容。

   總有一天,臉色越來越白、視力越來越差、髮線越來越高、肝臟越來越傷,可能有天晚上就倒地不起,那時才了解自己其實是拿命來玩,玩一場叫做勞碌命的自損遊戲。預定要用的運動器材積灰了、預定要出去玩的假日虛度了、預定要和家人相聚的時光過去了,自己的工作評價不上不下,偶有佳作卻又小錯連篇。日子一天天一年年的過,直到被迫回首的時候,腦袋一片灰矇矇的記憶,只記的臉上油汗的不快感、眼睛的乾澀疲勞感、口乾舌燥的痛楚、身邊風扇單調的運轉聲、鼻子吸入夜半寒冷的無味空氣,反思自己當時為何要如此,身邊既無千金,更買不到早知道。

   好像又要悲劇收場了。

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

家家都有的思考泉源

   要說到家中用來思考的寶貴地點,那絕對只有馬桶上。

   蹲馬桶自早就是人類思考的泉源,如今更是手機遊戲得高分的最佳場所,所有需要集中、思考、創意的問題都可以在馬桶上獲得莫大的幫助。

   原理很簡單,因為這是少數讓人被限制行動,卻不影響思考的地方;類似的位置還有浴缸,但是好像台灣不太有人泡澡,所以可能不常會用到。想像自己被迫待在一個無聊的地方,又無法找到舒適的方式打瞌睡,花一點點心思在排除體內廢物的同時,腦袋終於有機會在不受外界影響的狀態下,好好思考一些東西。不過隨著手機科技的進步,我想廁所最終是達成遊戲高分和導致痔瘡的熱門點。

   雖然人類以自己的思考能力為傲,其實有些時候還是要放空腦袋,享受片刻的寧靜(作為男性,其實我常常放空)。就算自己有時想要思考,可能會被眼前的電視、書報、網頁、人物分散注意力,唯有在馬桶上才有自己安寧的小天地,適合進行創意思考或思索問題。

   相較於過去,現代人太忙了,有空就會查詢信箱、看看FB的新留言、隨手按開電視,除了睡覺之外,我們過度使用腦袋在一些很小的東西上,有時還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疲憊,孰不知五感暴露在大量的媒體轟炸中,其實已經忙不過來了。廁所的出現,不僅是讓人身心放鬆,更是讓腦袋隔離外界,進行深度思考的好地方(也可以胡思亂想,反正都是閒著)。

   下次上廁所時,還是不要把智慧型手機帶進去,乘機讓腦袋休息一下吧。(如果待太久,建議多攝取纖維質,或者適度運動,改善便秘問題。)

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

沒問題的人,真的沒問題嗎?

   一看主題就知道,最近在播《沒問題先生》,不過沒辦法看到完整版本,因為台灣老是會剪片,有時看電影還真是沒頭沒尾的。

   總之,電影想傳達的訊息(如果我沒理解錯誤的話),應該是要以開放的心情去迎接每一次的新機會,遇到真心想做的事,只要一句「YES」就可以了。不過,向來是居家派又懶散的我,好像很難去進行這種生活模式,除非可以獲得合理的金錢 (我很愛錢,這我不否認),或者跟我的舒適生活有關 (我還真可能會去買個超讚的床墊,也會依照電影的方法去玩它)。把人從枯燥、乏味的灰色生活拉到彩色人生的作品好像不少,《冰菓》可能就是從灰色人生跳進玫瑰色生活的寫照 (被拉進一聯串事件的主角,好像都還滿享受的)。

   現在想想,我過去的人生倒是底啥顏色的?自己會安於過去的行為嗎?如果認為過去過於淡白,是不是間接覺得現在的自己很無趣?朋友、家人、個人,哪些點點滴滴才是自己人生的亮點?好像只有未來的自己才知道吧...就像一場賭博,只有結束後才會知道自己是贏家還是輸家。

   說到底,自己好像還是很安於現狀,即使發現有更燦爛的可能,大概也會衡量改變生活的利弊吧。改變帶來的種種不適應是很容易遇見的,相較之下,改變會不會帶來更好的未來依舊是未知數,說不定《沒問題先生》可能一開始就在荒郊野外被殺人魔砍死,在斷魂之際,腦海飄出一段豐富精采的夢境,雖然滿臉是血,依舊帶著笑臉死去,THE END。

   ...

   我還真是討人厭的傢伙,這點還滿賤格的...

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椅子

   選購一張好的椅子是件大事,至少身為家居派的人有很長的時間都耗在椅子上。自從家裡的椅子漸漸地從半報廢變成完全報廢的狀態後,今天就外出去看看新的選擇,由於這張椅子的使用者是母親,所以變成下午的快樂出遊...大概吧。

   預算是2000,很合乎我家能負擔的金額。

   但是這不影響我們去看看其他的選項,首先到了某日本家居用品的賣場逛逛,出乎意料之外,居然有NG貨的特賣區。看到一些因為色差或磨損,價格變成超優惠的家具。而且,原來家母大人是比較想要三人沙發...這真出乎意料。想必是家中的家庭感不夠...不過家裡的人都因工作或學業分居各處,想想還真沒有多少陪伴老人家的時間。

   再來就要談到籐椅,其實我小時候不喜歡藤椅,因為比較硬,跳起來也沒沙發簡單。現在年紀大了許多,開始覺得藤椅的樸實、耐用的特色相當不錯。母親還提及過去的椅子多數都是藤椅,雖然現在多數都是沙發,但是藤椅市場一直都存在。

   題外話,雖然有稍微做點功課,查了藤椅的價格,不過看到一些單人藤椅要價五位數的當下...有點深深體驗到有些高檔貨其實也可以很不起眼。服務小姐很貼心的介紹這是大旅館的愛用貨,鬍子沒刮,身穿破上衣又配短褲拖鞋的我還有磕頭謝罪的衝動...(笑)。

   老實說,用屁股體驗這種高價位家具的結論是:這東西根本用到我孫子出世。整體的質感相當不錯,雖然不太清楚材料的分級,可以感覺結構很堅固,搭配稍為粗糙的天然觸感,有一種「實在」的感覺,跟賣場的貨品有根本上的差異(價格也是)。

   回歸現實,預算是2000,所以還是會去買賣場貨,以上。

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

寫東西一定要有趣嗎?

   有個很常聽到的說法,就是要「挑有趣的事情」來做。不過,人是有惰性的,只要三分鐘熱度一旦退燒,就會淪為「義務作業」,開始產生負面感覺。個人認為,這應該有階段性的變化:

   充滿熱誠 → 感受到「義務、責任」等包袱 → 漸漸失去執行的動力 → 終止

   所以天天寫東西的想法,可能過不久會因為自己沒有妥善安排行程,導致有時候無法挪出時間,將一些明明是自己沒有按時完成的工作當成藉口,後來把「都是因為要作...所以沒空」或是「都是要寫東西...害我正事沒時間作」。對於總是拖延到死線(deadline,意象十分傳神的說法)再開始作事的我而言,我根本在寫自婊錄。

   不過人類也有把某些事情歸納到習慣,並固定執行的行為。所以要讓自己想做的事得以延續,拼了命也要避免中斷,就像原本上健身房的習慣,會因為自己回老家兩個月個關係,居然讓固定執行三個月的習慣就消失得無影無蹤,後面也沒看到任何死灰復燃的跡象。惰性和自己說服自己(正逢雨季,不宜出門)的兩大中斷要素還真是恐怖,常常就悄悄的溜進自己的腦海裡,還能用富麗堂皇的理由來主張自己的正當性。

   現在要回到正題了,常耳聞有些文字工作人士都有「每日堅持XXXX字」的行為,這些都會引起腦內出現兩種看法:這些文字都是嘔心瀝血之作,或只是為了交差應付義務的乏味文章?要天天生出佳作或傑作想當然是不太可能的事,如果把內容縮減到句子的話,會不會比較有執行上的可能性呢?

   大學曾聽外師提到,國外某名作家每天都有寫東西的習慣,必定要寫出自己滿意並收藏的內容才會停止。然而這位大師的作品和聲望也歷經許多起伏,這是到底是肚子裡的文采終於用光了?或是單純只是對自己的習慣感到厭倦?

   對於目標不明,理由又薄弱的我來說,這完全不是我的考慮範圍,反正作一天是一天,搞不好可以不斷刷新自己的書寫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