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

家家都有的思考泉源

   要說到家中用來思考的寶貴地點,那絕對只有馬桶上。

   蹲馬桶自早就是人類思考的泉源,如今更是手機遊戲得高分的最佳場所,所有需要集中、思考、創意的問題都可以在馬桶上獲得莫大的幫助。

   原理很簡單,因為這是少數讓人被限制行動,卻不影響思考的地方;類似的位置還有浴缸,但是好像台灣不太有人泡澡,所以可能不常會用到。想像自己被迫待在一個無聊的地方,又無法找到舒適的方式打瞌睡,花一點點心思在排除體內廢物的同時,腦袋終於有機會在不受外界影響的狀態下,好好思考一些東西。不過隨著手機科技的進步,我想廁所最終是達成遊戲高分和導致痔瘡的熱門點。

   雖然人類以自己的思考能力為傲,其實有些時候還是要放空腦袋,享受片刻的寧靜(作為男性,其實我常常放空)。就算自己有時想要思考,可能會被眼前的電視、書報、網頁、人物分散注意力,唯有在馬桶上才有自己安寧的小天地,適合進行創意思考或思索問題。

   相較於過去,現代人太忙了,有空就會查詢信箱、看看FB的新留言、隨手按開電視,除了睡覺之外,我們過度使用腦袋在一些很小的東西上,有時還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疲憊,孰不知五感暴露在大量的媒體轟炸中,其實已經忙不過來了。廁所的出現,不僅是讓人身心放鬆,更是讓腦袋隔離外界,進行深度思考的好地方(也可以胡思亂想,反正都是閒著)。

   下次上廁所時,還是不要把智慧型手機帶進去,乘機讓腦袋休息一下吧。(如果待太久,建議多攝取纖維質,或者適度運動,改善便秘問題。)

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

沒問題的人,真的沒問題嗎?

   一看主題就知道,最近在播《沒問題先生》,不過沒辦法看到完整版本,因為台灣老是會剪片,有時看電影還真是沒頭沒尾的。

   總之,電影想傳達的訊息(如果我沒理解錯誤的話),應該是要以開放的心情去迎接每一次的新機會,遇到真心想做的事,只要一句「YES」就可以了。不過,向來是居家派又懶散的我,好像很難去進行這種生活模式,除非可以獲得合理的金錢 (我很愛錢,這我不否認),或者跟我的舒適生活有關 (我還真可能會去買個超讚的床墊,也會依照電影的方法去玩它)。把人從枯燥、乏味的灰色生活拉到彩色人生的作品好像不少,《冰菓》可能就是從灰色人生跳進玫瑰色生活的寫照 (被拉進一聯串事件的主角,好像都還滿享受的)。

   現在想想,我過去的人生倒是底啥顏色的?自己會安於過去的行為嗎?如果認為過去過於淡白,是不是間接覺得現在的自己很無趣?朋友、家人、個人,哪些點點滴滴才是自己人生的亮點?好像只有未來的自己才知道吧...就像一場賭博,只有結束後才會知道自己是贏家還是輸家。

   說到底,自己好像還是很安於現狀,即使發現有更燦爛的可能,大概也會衡量改變生活的利弊吧。改變帶來的種種不適應是很容易遇見的,相較之下,改變會不會帶來更好的未來依舊是未知數,說不定《沒問題先生》可能一開始就在荒郊野外被殺人魔砍死,在斷魂之際,腦海飄出一段豐富精采的夢境,雖然滿臉是血,依舊帶著笑臉死去,THE END。

   ...

   我還真是討人厭的傢伙,這點還滿賤格的...

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椅子

   選購一張好的椅子是件大事,至少身為家居派的人有很長的時間都耗在椅子上。自從家裡的椅子漸漸地從半報廢變成完全報廢的狀態後,今天就外出去看看新的選擇,由於這張椅子的使用者是母親,所以變成下午的快樂出遊...大概吧。

   預算是2000,很合乎我家能負擔的金額。

   但是這不影響我們去看看其他的選項,首先到了某日本家居用品的賣場逛逛,出乎意料之外,居然有NG貨的特賣區。看到一些因為色差或磨損,價格變成超優惠的家具。而且,原來家母大人是比較想要三人沙發...這真出乎意料。想必是家中的家庭感不夠...不過家裡的人都因工作或學業分居各處,想想還真沒有多少陪伴老人家的時間。

   再來就要談到籐椅,其實我小時候不喜歡藤椅,因為比較硬,跳起來也沒沙發簡單。現在年紀大了許多,開始覺得藤椅的樸實、耐用的特色相當不錯。母親還提及過去的椅子多數都是藤椅,雖然現在多數都是沙發,但是藤椅市場一直都存在。

   題外話,雖然有稍微做點功課,查了藤椅的價格,不過看到一些單人藤椅要價五位數的當下...有點深深體驗到有些高檔貨其實也可以很不起眼。服務小姐很貼心的介紹這是大旅館的愛用貨,鬍子沒刮,身穿破上衣又配短褲拖鞋的我還有磕頭謝罪的衝動...(笑)。

   老實說,用屁股體驗這種高價位家具的結論是:這東西根本用到我孫子出世。整體的質感相當不錯,雖然不太清楚材料的分級,可以感覺結構很堅固,搭配稍為粗糙的天然觸感,有一種「實在」的感覺,跟賣場的貨品有根本上的差異(價格也是)。

   回歸現實,預算是2000,所以還是會去買賣場貨,以上。

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

寫東西一定要有趣嗎?

   有個很常聽到的說法,就是要「挑有趣的事情」來做。不過,人是有惰性的,只要三分鐘熱度一旦退燒,就會淪為「義務作業」,開始產生負面感覺。個人認為,這應該有階段性的變化:

   充滿熱誠 → 感受到「義務、責任」等包袱 → 漸漸失去執行的動力 → 終止

   所以天天寫東西的想法,可能過不久會因為自己沒有妥善安排行程,導致有時候無法挪出時間,將一些明明是自己沒有按時完成的工作當成藉口,後來把「都是因為要作...所以沒空」或是「都是要寫東西...害我正事沒時間作」。對於總是拖延到死線(deadline,意象十分傳神的說法)再開始作事的我而言,我根本在寫自婊錄。

   不過人類也有把某些事情歸納到習慣,並固定執行的行為。所以要讓自己想做的事得以延續,拼了命也要避免中斷,就像原本上健身房的習慣,會因為自己回老家兩個月個關係,居然讓固定執行三個月的習慣就消失得無影無蹤,後面也沒看到任何死灰復燃的跡象。惰性和自己說服自己(正逢雨季,不宜出門)的兩大中斷要素還真是恐怖,常常就悄悄的溜進自己的腦海裡,還能用富麗堂皇的理由來主張自己的正當性。

   現在要回到正題了,常耳聞有些文字工作人士都有「每日堅持XXXX字」的行為,這些都會引起腦內出現兩種看法:這些文字都是嘔心瀝血之作,或只是為了交差應付義務的乏味文章?要天天生出佳作或傑作想當然是不太可能的事,如果把內容縮減到句子的話,會不會比較有執行上的可能性呢?

   大學曾聽外師提到,國外某名作家每天都有寫東西的習慣,必定要寫出自己滿意並收藏的內容才會停止。然而這位大師的作品和聲望也歷經許多起伏,這是到底是肚子裡的文采終於用光了?或是單純只是對自己的習慣感到厭倦?

   對於目標不明,理由又薄弱的我來說,這完全不是我的考慮範圍,反正作一天是一天,搞不好可以不斷刷新自己的書寫記錄。

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

到底為啥要做這種事呢?

   其實自己連寫日記的習慣都沒有,卻要寫寫部落格之類的想法...想想還真是矛盾。難道我其實很悶騷?很在意別人的想法?

   這個決定是在看過TED一場關於「用30天嘗試新事物」的演說,又剛好在某天睡不著的時候認為這是一個記錄自己生活的好方法。說不定,這可能是讓我更成熟(或幼稚)的另一個轉機,不過目前覺得這是一個將要30歲的單身男性,默默的祈求他人注目的消極手段。

   預定每天寫一點東西,說不定在思索內容的時候,會讓我脫離不事生產的放假狀態。如果可以提升自己中文寫東西的能力也是另一個好處,或許還能讓我唬爛的功力更進一步。

   其實在寫這篇東西之前,把自己以前寫的東西都刪除了,那可以說是毫無猶豫、冷血無情的把過去自己的記錄(大概五篇牢騷)從這人世間抹殺的行為,可見我以過去的自己為恥(笑)。

   不知不覺居然已經三百多字了,預定寫個五百字的目標好像沒那麼難耶...= =

   總而言之,寫這個東西的原意好像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出發,希望自己可以有目標性的進行任何可以長期持續的行為。TED的另一場演說也提到,把自己的目標說出來好像會降低成功率...我就先認為自己寫的東西不會被人看到或關注,很單純的把這當成自言自語來看。

   不管後面結局如何,都為這個起點乾杯吧!(喝開水)